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漫漫追“芯”路

漫漫追“芯”路

发布时间:2023-09-18   作者: 王雪娇   点击:724

  合肥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16条新兴产业主赛道上,兴泰资本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成事”,投资、招引龙头企业卡位入链,带动上下游产业“聚链成群”。今日起,《兴泰季》推出系列专题,解码“投”头是道的兴泰资本。

  历时十年,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华丽转身”,从2012年时20多家相关企业、产值不足10亿元,发展到2022年企业数量超400家、总产值达475亿元。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这句话不仅仅传递出合肥坚定深耕中国“芯”的决心,也映射了兴泰资本的漫漫追“芯”路。

  自成立之初起,集成电路产业即是兴泰资本聚焦的重点领域,多年来已积累覆盖集成电路产业的股权投资基金达20余支,合计规模超230亿元,在兴泰资本运营管理的基金总数及规模中,占比均超过30%。

  从2015年先后投资引入通富微电、矽力杰等国内知名集成电路封测企业,到围绕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加速推动大普微、韦尔股份、优存科技等企业在合肥“落子”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全力支持晶合集成、海图微电子、睿科微电子、合光光掩模等本地企业茁壮成长,兴泰资本多年来勤耕不辍、久久为功,通过股权直投、投贷联动、产业基金等多元方式投资链上企业50余家、注入资本超30亿元。

  从0到1,抢占产业雄“芯”

  第三代半导体拥有较宽的禁带宽度,更适合于制作高温、高频、抗辐射及大功率的电子器件,在5G基站、新能源汽车、高铁、军工等领域有着很大应用潜力。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明确指出“支持碳化硅、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发展”。

  为抢抓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机遇,加快填补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链技术空缺,兴泰资本自2020年起,积极推进某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射频器件项目落地合肥新站区。

  从确认落地意向开始,兴泰资本全程参与、高效推进,携手落地县区及项目方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落地方案,推动方案决策审批,持续跟进项目申请国家发改委集成电路重大项目窗口指导。

  星光终不负赶路人。2022年中,喜讯传来,该项目成功通过国家发改委的窗口指导。兴泰资本随即启动了对项目的投资尽调,围绕该项目的落地,综合运用直接股权投资、可转债、专项基金等投资“组合拳”,为项目在合肥稳步建设吃下“定心丸”。

  今年4月,该项目破土动工,目前即将封顶。项目建成并投产后,将具备年产1.5万片6英寸化合物半导体微波射频集成电路晶圆生产能力。

  “最难的阶段已经过来了,我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整个项目厂房建设进度符合预期,预估明年6月投产,顺利达产后预估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4亿元,净利润约3.3亿元。”兴泰资本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作为全球较为领先的硅基氮化镓射频和毫米波技术代表,对保证我国半导体产业安全性及关键产业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引入龙头,加速产业“芯”突破

  在合肥经开区卫星路上,坐落着占地将近两百亩的安徽省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合肥通富微电子项目。这是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企业前三强通富微电在合肥建设的先进封装测试产业化基地,也是兴泰资本投资引入的首个集成电路封测项目。

  走进生产车间,产品线上的一排排自动化生产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一片片晶圆在这里被切割成芯片,再经过植球、装片等流程后穿上一层“衣服”,经测试通过后,最终应用到手机、汽车等终端电子产品上。

  谈及当初项目落地,合肥通富负责人历历在目。“以兴泰资本、合肥城建、海恒集团等为代表的合肥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信心和决心让我们印象深刻,双方合作一拍即合,项目水到渠成。审批手续办得非常快,从项目落地到建成投产,仅用了短短一年半时间。”

  2015年10月,厂房封顶。

  2016年5月,搬入第一台设备。

  2016年8月,首批产品交付。

  2016年9月,正式投入量产。

  合肥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正在车间里生产。

  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在刷新项目建设的“进度条”,每一个时间节点也都蕴含着兴泰资本从无到有、持续不断、强而有力的资金支持、资源服务。

  自投产至今,合肥通富的产能已翻了几番,营业收入增长数十倍,员工超2000人,不仅成为了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明星企业”,而且带动了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落地合肥。尽管2022年下半年以来,受消费电子终端需求疲软的影响,行业处于周期性下行,但合肥通富坚持逆中求变,借助已有的成熟的封装技术和高性能的引线互联封装技术增加营收。截至今年6月末,合肥通富总资产超28亿元,净资产近15亿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

  在兴泰资本看来,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提升,需要依靠龙头企业来带动。合肥通富项目成熟运转后,兴泰资本遵循投资方案约定逐步减持退出、积累资本,再对下一目标企业进行投资引入,推动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遵循着这样的思路,兴泰资本在2023年初,携手合作伙伴中科院资本,锚定国内头部企业级SSD存储厂商深圳大普微电子精准招商,推动其在合肥安巢经开区新建“车规NAND Flash晶圆封测”“数据中心与车规SSD硬盘制造”两大项目,设立长三角研发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额20亿元,预计建成达产后年产值超50亿元。

  以大促小,加速本土“芯”崛起

  产业链龙头企业和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入集聚,为本土企业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天然的生态沃土。

  近年来,从“小而多”到“精而强”,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快速成长为合肥高速发展的动力引擎,在集成电路领域崭露头角,成为细分领域的领跑者。

  合肥海图微电子则是其中之一。该企业主要从事高端、高速图像传感器芯片研发、设计和销售。目前,公司以合肥为总部,在上海、深圳、日本东京设立了研发中心,核心团队来自日本滨松、三洋、安森美、华虹、台积电等知名IC设计公司及晶圆代工厂。

  芯片研发 “烧钱”众所周知。2022年,海图微电子基于自身发展考虑,计划加大多款工业机器视觉CMOS图像传感器的量产投入,开始启动新一轮融资。

  为推动数字化底层硬件的产品创新,助力我国在高端CMOS芯片领域实现国产替代,经审慎尽调后,兴泰资本通过双创基金及知识产权基金对企业进行了A+轮股权投资。投资完成后,兴泰资本一方面持续关注企业融资需求,为其对接股债资金,另一方面协同合肥兴诤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其提供知识产权增值服务。

  目前,海图微电子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像素IP设计、大面阵驱动、高速低功耗ADC、多通道高速输出等CIS核心技术,在全局曝光快门、高速大面阵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先进成像技术的垄断封锁。

  “在当前我国集成电路发展遭受外界越来越多的干扰和供应链限制的大背景下,如何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是需要长期持续应对与探索的问题。”在兴泰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兴泰资本董事长郑晓静看来,行业周期波动和变革中,企业和投资机构大有可为,“不要灰心,要心中有光、砥砺前行。”

  下一步,兴泰资本将继续秉承价值投资的理念,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锻造长板、突破难点,凝聚起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本力量,推动从0到1、1到10、10到100的全链条加速,加速“兴”力量与“芯”产业更精彩的碰撞与融合。

  作者:王雪娇